|
中山单靠积分难消灭“买学位”骗局,政府教育及相关部门应合力作为 二维码
51
三乡女子盘某假称可以帮人办理入读公办小学,以此为由诈骗7名事主各8000元至15000元不等,收到钱后就销声匿迹。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她最终被三乡警方抓获。9月27日,三乡警方通报了该起案情。 未能通过积分入学的孩子也很多,家长也不甘心让孩子就读一般的民办学校。毕竟,教育质量跟公办相比,还有一大段距离,只有寄望于社会某些“有能耐”的人士。不法分子就瞄准了这个“商机”,自称可办入读公办学校学位而骗取钱财常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想入读公办学校的“僧”多,而能满足入读公办小学的“粥”少,甚至极度稀少,间接为一些骗子提供了机会。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山市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近年来外来人口已过半。不少辖区报名入读的适龄儿童中,有近一半甚至更多是外来人工子弟。由于学位紧缺,推行积分制入学能较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使外来人员子弟入学更加公平公正。“积分入学”已经成为不少城市解决公办学位之争的良方。 然而,这一政策本身有其弊端。比如,积分制中包括了若干个条件。比如将父母是否有房产、文化程度、技术职称等纳入积分条件的做法,就值得商榷。试想,某父母因没有房产,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低而未能获派学位,他们的子弟将面临着失学或入读民办学校的选择。若果是失学,极可能延续父母的低文化“传统”,难有希望在今后的竞争中胜出,从而改变“低文化—低收入”的宿命;如果是入读民办学校,则需要交纳远高于公办学校的学费,这些父母本来就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而未能获得收入较高的工作,现在还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学费,无疑会使其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以中山镇区中经济最好的小榄为例,这个中山北部重镇人口近40万户籍人口18万,但全镇公办初中只有5所承载能力有限,民办学校也有5所但其中4所是民工子弟学校,不但教育质量与公办学校有较大距离,而且因为外来人口多而学校少,没有竞争都可以坐地涨价这样一来,处于这个阶层的外来工,就会想方设法找关系入读公办学校。 其实,“积分制入学”的背后折射的还是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并非长久之计,只是学位暂时不能满足需求的权宜之举,而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政府教育及相关部门必须合力有所作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能力外,整个城市化进程中的各项建设也要跟得上,比如进行全方位的户籍改革、学位侧供给改革和继续完善积分入学办法,公开、规范入学程序,摈弃一切与歧视、不公相关的条例。 退一步,就算一下子难以实现平等受教育权,也要尽快建立义务教育常住适龄人口数量和学校承载能力的预测机制,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均衡各学校教育力量。另外,在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招生管理的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明确责任,规范招生行为,进一步推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才不负中山这座伟人城市博爱之名,使得“代买学位诈骗”之事成为历史,进而让其彻底绝迹真正实现伟人城市,学有良教安居乐业。(来源:求真教育网 青风)
文章分类:
曝光台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