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衣店里做医美 中山曝光4起无证行医典型案例 二维码
151093
来源:网络 内衣店里做医美、养生馆采血诊断卖货、居民房开展口腔诊疗……9月10日,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公布一批无证行医典型案例,以加大对无证行医人员的曝光力度。 内衣店里做医美 当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时,内衣店老板迅速将手上的注射器和针剂隐藏到台底下。 今年5月,接群众举报,南头镇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发现被举报内衣店内有一个房间,设置有美容床,摆放有一些美容用品,柜子内有“娃娃”针剂、美白针剂、注射器、微型针等药械,垃圾桶有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剂和沾有大量血迹的纱布,内衣店老板称她只是给顾客做美容,柜子的药械都是自用的。 经查,该内衣店既没有开美容店必备的《卫生许可证》,也没有开展医疗活动必备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对此,执法人员对该内衣店进行立案调查。 养生馆采血诊断卖货 原来所谓身体检测仅靠一台显微镜,诊断疾病靠一张“神图”。 今年5月,接群众投诉后,中山市南区街道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与市场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到某养生馆开展联合调查,发现店内有一台显微镜、一次性采血针和一张“干血八分图”,此图宣称只要指尖血,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就可以判断是否有乳腺疾病、肠炎、癌症等疾病,销售的所谓“营养素”实为山药复合粉等预制类食品。 经询问,养生馆负责人无法说明“一滴血检测”宣称的科学依据,且无法出示该场所及其人员的医学资质证明。 对此,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南区分局和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区分局对该场所分别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对查见的器械进行先行登记证据保存作进一步调查。 居民房入夜开展口腔诊疗 这间居民房白天大门紧闭,入夜后就会传出 “滋—滋—”的声音。 经多日蹲点摸排,今年6月,神湾镇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发现新市场附近的某间居民房内,一名男子正在给一名患者进行牙齿治疗,现场有牙科综合治疗机等医疗器械和药品。 经查,该场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行医男子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仅凭祖传治牙手艺开展口腔诊疗活动。 7月28日,中山市神湾镇人民政府对该名男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作出了处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药店内非法行医 药店的桌上放有多种已启用的注射液、已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瓶…… 5月1日,民众街道卫生监督所接辖区内某药店有非法行医行为的线索,立即派执法人员到该药店进行调查。现场发现在药店内有一非法行医点,见桌面有多种已启用的注射液、已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及输液瓶等药品器械,店内还放置一批未开启的注射液、未使用过的一次性带针的输液器、输液瓶、注射器及针头等药品器械。 经调查取证,涉事药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行医人吴某某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况下,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6月29日,涉事药店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医疗执业被处6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吴某某因无证行医被没收涉案药品器械及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介绍,非医疗机构行医、非医师行医都是无证行医。 医疗机构必备以下其中一个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医诊所备案证》、《诊所备案凭证》。 医师行医必备以下两个证(缺一不可):《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普法速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第十三条第四款 未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九十九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